[南京立體綠化墻]垂直綠化植物的養(yǎng)護與管理
2016-02-18 瀏覽778次
(一)施肥
1、施肥特點
垂直綠化植物生長發(fā)育的一個最顯著特點是生長快,表現(xiàn)在年生長期長、年生長量大或年內(nèi)有多次生長,根系發(fā)達而深廣或塊根莖貯藏養(yǎng)分多,因此施肥量要求較大,秋季施肥應以鉀肥為主,相應少施氮肥,防止枝梢徒長影響抗寒能力。此外,垂直綠化植物類型、種類、品種多樣,功能要求不同,各地區(qū)又因氣候、土壤條件多樣,施肥要求亦不同。
2、施肥時期
1)施基肥以晚秋施較好根北方尤宜秋季施用,此時氣溫開始下降、地上部多趨停長,而土溫適根生長,正值根系生長小高峰,當年吸收的養(yǎng)分,有利于有機養(yǎng)分積累、提高營養(yǎng)貯存,為翌年生長發(fā)育打下基礎(chǔ);而且基肥分解期長,秋施后晚分解的可在翌春被植株吸收利用,具體時間因地區(qū)、植物種類而異。北方宜早,南方宜遲。對生長停止晚的宜遲,冬季土壤不凍結(jié)地區(qū)也可冬施。
2)葉面追肥
葉面追肥簡單易行,用肥量少,見效快,可滿足植株對養(yǎng)分的急需,并可避免某些肥料所含元素在土壤中發(fā)生化學或生物固定的作用,尤其適宜缺水季節(jié)和山地風景區(qū)采用。但葉面施肥局限性大,特效性短,不能代替根系施肥。
葉面追肥的肥分吸收主要通過葉面的氣孔和角質(zhì)層進入葉片,而后運送到植株全身。一般噴后15分鐘至2小時即可被葉片吸收利用,但吸收強度與葉齡、肥料成分、溶液濃度等有關(guān)。一般應先作小型試驗,然后再大面積噴施,以免濃度過高引起傷害。此外植株體內(nèi)含水狀況以及噴施后外界的氣溫和濕度、風速等,對溶液濃縮的快慢都、噴施效果有關(guān)。葉面追肥一般應在上午10時前和下午4時后進行,干旱季節(jié)最好在傍晚或清晨噴施,以免溶液濃縮過快葉片難以吸收或溶液濃度變高而引起植株傷害。
用于葉面追肥的溶液濃度范圍見表。

為能使溶液附著和展布均勻,應加施展布劑,也可加用中性的洗衣粉等洗滌劑。此外,宜噴螫合的鐵、錳、鋅、銅劑,其優(yōu)點是不易中毒,并可適當提高噴施濃度而加強效果。
(二)垂直綠化植物的水分管理
1、灌水
掌握需水時期,是垂直綠化植物水分管理中的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。一般情況下,抽蔓展葉旺盛期需水最多,為需水臨界期,對植株的生長量有很大影響。此期一般在夏初,有些垂直綠化植物一年內(nèi)有多次枝蔓生長高峰,應注意充分供水。開花垂直綠化植物的花期需水較多且比較嚴格:水份過少,影響花朵的舒展和授粉受精;水分過多,會引發(fā)落花。觀果垂直綠化植物,在果實快速膨大期需水較多;后期水分充足可增加果實產(chǎn)量,但會降低品質(zhì)。多年生藤木在越冬前應澆足水,使其在整個冬季保有良好的水分狀況。在冬季土壤凍結(jié)之地,冬前防凍水可保護根系免受凍害,有利于防寒越冬。
2)排水
水淹比干旱對垂直綠化植物的危害更大。水澇3~5天即能使植株發(fā)生死亡。植物的耐水性與根系的需氧性關(guān)系密切,需氧性高的類型最怕澇,水澇會使它因缺氧而死亡;尤其在悶熱多雨季節(jié),大雨之后存積的澇水,遇烈日一曬,水溫劇升,植株更易因根系缺氧死亡,故雨停后要盡快排水。地下水位過高的地方,也會因根系缺氧會給植株生長帶來危害,因此應在定植時即采取降低水位等防范措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