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新聞動態(tài) > 養(yǎng)護知識

[南京立體綠化墻]廣場綠化植物配置有門道

2016-02-23 瀏覽611次

城市廣場是城市空間環(huán)境中最具公共性,最富藝術魅力,最能反映城市文化特征的開放空間,有著“城市客廳”的美譽。但是在城市廣場建設中,不少項目在綠化規(guī)劃時,盲目追求大尺度、大色塊,只重視綠化、美化效果,而忽視了植物的生態(tài)效應。 

    導致上述問題出現(xiàn)的具體原因有以下幾點:所用植物品種雷同,導致景觀缺乏個性;植物色彩單一,多為綠色;植物功能單一,只重視植物的觀賞性,忽略了其防塵、隔音、凈化空氣和保持水土等生態(tài)功能;空間利用率低,如單純鋪設草坪等。 

    當前,城市廣場綠化設計常用手法有三種:首先,廣場草坪,是廣場綠化設計運用最普遍的手法之一。它能凈化空氣,防暑降溫,吸附塵土,減弱噪音。用于廣場草坪的草本植物主要有地毯草、鈍葉草、野牛草、結縷草、剪股穎等。這些草類一般都適應性強,易成活,草緊貼地面,可有效防止塵土飛揚和水土流失。而且,草坪在廣場中可以形成通風道,利于降溫。廣場草坪空間可形成開闊的視野,能增加景深和層次感,并充分襯托廣場形態(tài)美。 

    其次,廣場花架,也稱綠廊。一般在小型休閑廣場的邊緣進行布置,發(fā)揮點綴作用,也可以提供休憩、遮陰場所。用花架聯(lián)系空間,可使空間變化趨于多樣化,避免單一。 

    第三,廣場花壇?;▔诟鞣N綠化空間都可能出現(xiàn),因其布局靈活、占地面積可大可小、裝飾性強,因此在城市廣場空間中應用頗多。其基本形式有花帶式、花臺式、花籃式等,一般要高出地面0.5米至1米。適當?shù)膹V場花壇可以豐富廣場平面和立面形態(tài),使景觀更為豐富?;▔粌H可以單獨設置,也可與噴泉、水池、雕塑等結合,在空間環(huán)境中除了發(fā)揮限定、引導等作用外,由于自身優(yōu)美的造型或獨特的排列組合方式,也成為視覺焦點。 

    廣場植物配置是廣場綠化設計的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,包括植物配置,即根據(jù)植物的不同種類選擇樹叢的組合、平面和立面的構圖,以及植物與其他要素,如鋪裝、水景等相互間的整體設計。設計時要全面考慮,反復平衡各部分的位置及尺度,使協(xié)調(diào)型、恢復型、建設型生態(tài)軌跡落實到廣場綠化設計之中。 

    根據(jù)廣場綠化特點,植物種植方式主要有三種:第一,排列式。主要用于廣場四周或長條形地帶,起到規(guī)劃空間的效果,用作隔離或遮擋,也可作為背景。在綠化栽植上應采用喬、灌、花、草相結合的模式,同時充分考慮樹木的習性、特性(色彩和形體等),注意株間距,以保證足夠的陽光和生長空間。 

    第二,集團式。即將幾種樹木組合成一個樹叢,如喬木和灌木、灌木與灌木或灌木和花卉組合。 

    第三,自然式。以自然群落模式栽種樹木。這種布局應充分考慮環(huán)境因素,使每處植物不僅能正常生長,還可形成生動活潑的景觀。 

    對于街頭小廣場綠化,由于其面積一般不足1公頃,綠地種植可采用樹叢、樹群、花壇、孤植樹、草地等形式。 

    近年來,廣場植物配置手法日趨藝術化,不斷提升其文化內(nèi)涵。例如,運用植物形態(tài)特征配合廣場其他要素,采用對比手法表達設計構思和意境。此外,通過植物景觀的韻律感和節(jié)奏感以及層次關系,在保證統(tǒng)一性的同時追求景觀變化。植物的干、葉、花、果色彩豐富,還可借助單色表現(xiàn)或多色組合,搭配出優(yōu)美的圖案。亦可利用植物季相變化,產(chǎn)生具有時令特色的藝術效果,提高城市景觀品位。 (南京立體綠化墻

友情鏈接:江蘇省住房和城鄉(xiāng)建設廳 | 南京市園林局 | 南京市園林工程管理處

版權所有:南京微綠園林工程有限公司 蘇ICP備15053692號 | 咨詢熱線:13382038796 | 技術支持:南京新易維軟件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