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新聞動態(tài) > 養(yǎng)護知識

[南京園林綠化]如何“侍候”新植樹苗

2016-02-26 瀏覽639次

眼下,由市園林所承擔的城區(qū)綠化及“一大四小”建設任務,種植工作已近掃尾,新植了大量的各種樹苗。俗話說:“三分種,七分管”。如何“侍候”好這些剛種下不久的苗木,先過好成活關,讓它們都能好好地活下去,最后達到預期的景觀效果?經(jīng)過長期的實踐,南京園林綠化總結了一些切實可行的做法,如下: 

    一、加強巡查,發(fā)現(xiàn)問題 

    1.查生長是否出現(xiàn)異常 

    早春時間栽樹,由于氣溫低,雨水多,其生長情況,短期不易表現(xiàn)。但隨著氣溫迅速升高,樹木就會出現(xiàn)一些“異常”反映,如:葉片發(fā)黃,干枯,整個植株萎蔫,不發(fā)芽,不抽梢等等。這些現(xiàn)象,都要及時發(fā)現(xiàn)和盡快處理。 

    2.查種植是否做到規(guī)范 

    種植苗木,有一系列的規(guī)范。但眾所周知,由于園林種植,時間短,任務重,難免會在一些環(huán)節(jié)上出現(xiàn)問題。因此,檢查種植是否做到規(guī)范就很有必要。比如:種植深淺是否適度,苗木是否松動,是否打樁固定,是否纏扎草繩,傷口是否處理,有無樹穴圍堰,樹木修剪是否到位等。 

    3.查澆水是否做到適度 

    主要檢查有無遺漏第一次定根水,定根水是否灌透。這個環(huán)節(jié)至關重要,只有這樣,苗木的根系才能與土壤接觸緊密。一般來說,樹木有怕干和怕澇的雙重特性。澆得太濕,易造成根際積水,影響呼吸,不利發(fā)根甚至腐爛。土層太干,由于新植苗木根系剛被斬斷,吸水能力弱,水分收支不平衡,易使苗木迅速失水致死。 

    4.查樹木有無人為破壞 

    因苗木種植后所處的地理位置不一樣,具有較大的地段差異性,有些易受人為因素的破壞。如:小孩搖動樹體,被車輛碰撞,樹穴周圍亂倒垃圾廢料,一些店主惡意破壞等。這些,都將嚴重影響成活率,務必要及時發(fā)現(xiàn)和處理。 

    5.查樹木的倒伏和積水 

    受人為破壞,遭遇強風或不正確澆水的影響,一些沒有及時支撐加固的樹木,極易倒伏,造成土球暴露,散失水分,不利于成活,對交通也構成一定威脅;一些地段如果坡度設置不合理,或低洼地種植又不設排水溝時會導致嚴重積水,時間過長,也是樹木死亡的致命原因。 

    二、認真分析,查找原因 
    1.從葉片找原因 

    新植苗木,出現(xiàn)葉片異常的現(xiàn)象主要有:葉片發(fā)黃,干枯,整個植株萎蔫等。從植物生理的角度,有的屬正常的生理反映,不久就可恢復。但大部分與苗木本身和種植有關。如紅葉石楠球、紅花繼木球,山茶花等出現(xiàn)整株萎蔫,主要有土球過小,種植時間太遲,葉片修剪不到位,或沒有控制幼苗開花、或抽梢過多,養(yǎng)分消耗太大等原因。 

    2.從樹干找原因 

    有些苗木,開始長的好好的,但一段時間后,出現(xiàn)新梢停止、新葉不舒展、芽頭干縮現(xiàn)象,也與樹干保護不當有關。如天竺桂、欒樹等大苗的主干和二級分枝在運輸裝卸時造成破損,又沒有涂抹傷口,沒有采取纏扎草繩等措施,極易在烈日時樹皮暴裂。又如,一些苗木因防凍需要包扎的黑色薄膜,如未及時去除,樹干溫度會快速升高,最終使樹干的輸導組織失去作用。 

    3.從根部找原因 

    根系是苗木吸收水分和養(yǎng)分的重要器官。苗木出現(xiàn)反常,可從根部找到答案。根部霉爛,常與種植過深,積水,澆水過量有關。根部干縮,與覆土過淺,土球裸露、澆水過少有關。日常管理,還需經(jīng)常鋤松表土,以免因土壤板結發(fā)根困難。 

    三、及時整改,加強防范 

    1.踩緊壓實 

    一些雨天栽植的小規(guī)格苗,或樹體明顯松動的苗木,如柏樹,營養(yǎng)杯桉樹苗、夾竹桃、木芙蓉、紫薇、月季等,栽后應重點檢查是否踩緊壓實,及時補課。 

    2.重新種植 

    樟樹,桂花,天竺桂等如長時間“沒有動靜”,與周圍同批次苗木差別顯著時,則應考慮是否栽植過深,是否“悶根”。可挖出土球,適當抬高種植,只要措施及時,不久便可正常生長。 

    3.控水 

    如何適度澆水,在園林養(yǎng)護中的確是一種學問。澆水時,第一次底水一定要透要足,以使根系與土壤接觸緊密。早春天氣無常,澆水要“看天看地(指天氣和土壤干濕度)、因苗而異”。沒有必要千篇一律,見樹就澆水。因為這樣會造成兩個后果:一是“渴死”,樹多時根本就忙不過來,結果澆不透,只澆“皮面水”。二是“淹死”,澆水過量,爛根,最終導致“天天澆水、越澆越死”的情況。 

    3.灌根 

    以下現(xiàn)象,灌根尤其重要。一是本身不易移栽成活的樹種,二是主側根粗狀、須根不發(fā)達的樟樹、天竺桂等樹苗,三是近2-3年沒有經(jīng)過移栽的大規(guī)格樹苗,四是土球偏小、土球松散的苗木。灌根主要采用淋生根粉和施根部消毒劑的辦法,以利促發(fā)新根,促進根部傷口愈合,減少爛根。 

    4.修枝 

    修枝整形不到位,枝葉留存過多,雖然暫時“好看”,卻為今后埋下巨大隱患,因為會消耗大量的水分和養(yǎng)分,造成苗木供需失衡,緩苗期延長,嚴重時會迅速死亡。因此,事后的修剪就尤為重要。一些栽后不久就立即開花或大量抽梢的苗木,還需摘除花蕾和芽頭,進行“控花控梢”,如櫻花、茶花、球形紅葉石楠、羅漢松等。 

    5.噴藥 

    春夏之交,病蟲害活動頻繁。新栽苗木抵抗力差,防治工作不可掉以輕心。特別是一些病害,要以防范為主,因為這不象蟲害,初期表現(xiàn)不明顯,容易忽視。如一些根部病害(山茶花),造成枝干爛皮的病害(碧桃、垂絲海棠),只有一個主芯的棕櫚類植物(薄葵、老人葵等)如發(fā)生心腐病,將是致命的。因此,事先一定要有預見性,噴施相應的殺菌劑加以保護。 

    6.施肥 

    有很多苗木,栽后不久就大量萌發(fā)新葉、新梢,但好景不長,植株會慢慢死亡。究其原因,是由于前期養(yǎng)分全由樹干提供,一旦樹干養(yǎng)分消耗怠盡,而根系尚未完全恢復,就會造成營養(yǎng)失衡。如銀杏、苦楝、酸棗樹、欒樹等。這就要求,必須提前施用適量磷肥和有機肥(促進根系生長),并結合噴施葉面肥,以便能夠及時得到營養(yǎng)補充。 

    四、重點優(yōu)先,專人負責 
    1.養(yǎng)護有重點 

    對一些高檔名貴品種(如羅漢松、五針松,銀杏,造形樹樁等);或超大規(guī)格、大體量的大樹;或要求帶全冠種植的品種(如胸徑超大的八月桂);新引進苗木品種(如棕櫚科植物),或因特定條件下錯過最佳種植時機而又必須進行“反季節(jié)種植”的情況,由于技術難度大,則加以重點養(yǎng)護。一是調(diào)派經(jīng)驗最豐富的人員進行專門技術指導。二是任何環(huán)節(jié)從不馬虎。三是及時研究會診出現(xiàn)的問題,請教專家。四是積極采用園林新技術,如施用生根粉壯根,對樹木輸液補充營養(yǎng)物質(zhì),采用抑制蒸騰劑減少樹木水分散失,埋導氣管、填陶粒等促進根部透氣等。 

    2.管理有專人 

    園林工作,還承擔了大量與養(yǎng)護不直接相關的工作,如綠地清掃保潔、整治市容市貌等,而且由于園工本身的養(yǎng)護水平也有較大的差異。因此,任何時間,任何地段,對任何的新栽苗木,都要指定若干名責任心強、養(yǎng)護水平高的園工全程負責“侍候”,絕不疏忽,確保成活。實行差別化工資,這些園工的待遇也與管理情況直接掛鉤,以體現(xiàn)真正的技術價值。 

    3.工作有條理 

    園林養(yǎng)護,千頭萬緒。到底先做什么,后做什么,哪些工作可以拖一拖,哪些工作必須立即整改,哪些工作不能做,哪些工作可以合并起來一起做,怎么做更能省工省力、提高工效等等,園工們都心中有數(shù)。 

    五、崗位培訓,善于總結 
    一是形成共識,只有全體園工的素質(zhì)提高,建立常態(tài)化、制度化和規(guī)范化的培訓機制,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二是保證經(jīng)費,建立了園工培訓專用教室,購置電腦、放映設備和大量學習資料。三是采取通俗易懂的培訓形式,邊播放光盤和圖文資料,邊作重點講解,易學易記。四是善于學反面,學“案例”,到現(xiàn)場專門針對“死苗”,認真排查原因,杜絕日后出現(xiàn)同樣的工作失誤。

友情鏈接:江蘇省住房和城鄉(xiāng)建設廳 | 南京市園林局 | 南京市園林工程管理處

版權所有:南京微綠園林工程有限公司 蘇ICP備15053692號 | 咨詢熱線:13382038796 | 技術支持:南京新易維軟件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