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新聞動態(tài) > 養(yǎng)護知識

[南京園林綠化]新栽苗木的養(yǎng)護要點

2016-04-10 瀏覽604次

   苗木栽種后必須進行及時合理的養(yǎng)護管理才能成活。新栽樹木成活率低的原因,主要是栽后養(yǎng)護管理不及時或管理不當造成的,所謂“三分種,七分養(yǎng)”,養(yǎng)護是樹木能否成的關鍵因素之一,尤其是今春長期少雨,給新造林和苗木生產帶來嚴重影響?,F南京松綠園林建設有限公司將苗木成活期養(yǎng)護管理經驗總結如下: 

   一、扶正 

    如苗木剛栽不久歪斜,應立即扶正。首先應檢查根頸入土的深度,如果栽植較深,應在樹木倒向的一側,根盤以外挖溝至根頸下方,用鍬或木板伸到根團以下向上撬起,向根底塞土壓實,扶正即可。大樹扶正培土以后還應設立支架固正。 

    二、澆水 

    水分供應是否充分、合理、及時是新栽苗木成活的關鍵因子。在少雨干旱季節(jié),每周內,應連續(xù)灌水2至3次。第一次灌水應在栽植后立即進行,此次灌水最好澆灌,以利于土壤沉降,使土壤與根系密切結合。干旱季節(jié)最好能向樹體噴霧,降低溫度,增加樹冠內空氣濕度。當發(fā)現樹葉有輕度萎蔫癥狀時,可采用噴霧器和噴槍,直接向樹冠上方噴射,讓水滴落在枝葉上。噴水時間一般安排在每天氣溫比較高的時段,每天噴2至3次,地面澆水宜在早晚進行。對于移栽的大樹,也可在樹冠上方安裝噴霧裝置,必要時還應架設遮陽網,地面覆草等,以防過強日曬。在多雨季節(jié)要特別注意防止土壤積水,應適當培土,使樹盤的土面適當高于周圍地面。 

    三、復剪 

    新栽樹木雖然已修剪,但經過挖掘、裝卸和運輸等操作,常常受到損傷或因為其他原因使部分芽不能正常萌發(fā),導致樹枯梢,應及時疏除或剪至嫩芽、幼枝以上。對于截頂或重剪栽植的樹木,因留芽位置不準或剪口芽太弱,造成枯樁或發(fā)弱枝,則應進行復剪。修剪的大傷口應該平滑、干凈、消毒防腐。對于那些發(fā)生萎蔫的樹木,若用澆水、噴霧的方法仍不能恢復正常,應再加大修剪強度,甚至去頂或截干,以促進其成活。 

    四、澆灌生長素 

    樹木栽完后,發(fā)現地下根系恢復很慢,不能及時吸收足夠的水分和養(yǎng)分以供給樹木生長的需要,可適當澆灌生長素溶液,目前應用最多的是3號生根粉,目的是刺激樹木早發(fā)新根,促進代謝平衡。 

    五、施肥 

    在移栽樹木的新根未形成和沒有較強的吸收能力之前,不應施肥,最好等到第一個生長季結束以后進行。 

    此外,還可以進行根外(葉面)追肥,在葉片長至正常葉片大小的一半時開始噴霧,每隔10天噴一次,重復4至5次效果較好。 

    深秋或早春新栽的樹木,在生長季初期,一般都能伸枝展葉,但是其中有一些植株不是真正的成活,而是“假活”,一旦氣溫升高,水分虧損,這種“假活”植株就會出現萎蔫,若不及時救護,就會在高溫干旱季節(jié)死亡。因此,新栽樹木是否成活至少要經過第一年高溫干旱的考驗之后才能確定。

友情鏈接:江蘇省住房和城鄉(xiāng)建設廳 | 南京市園林局 | 南京市園林工程管理處

版權所有:南京微綠園林工程有限公司 蘇ICP備15053692號 | 咨詢熱線:13382038796 | 技術支持:南京新易維軟件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