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新聞動態(tài) > 養(yǎng)護知識

[南京立體綠化墻]簡述植物造景的基本手法

2017-02-17 瀏覽399次

 (一)主次分明疏朗有序
 
主即主要突出某一樹種進行栽植,其他樹種進行陪襯;疏即很自然進行栽植,雖由人作,宛若天開,盡量避免人工之態(tài)的顯現(xiàn)。園林綠化不同于普通綠化,概括的說應是綠化加美花,各種植物的不同配置組合,能形成千變萬化的景境,給人以豐富多彩的藝術感受。
 
(二)注意四季景色季相變化
 
在植物造景過程中,突出一季景觀的同時,兼顧有其他三季,即在主要樹種開花時,不要有其他樹種開花,而在其他季節(jié)要有其他樹種的開花托景。如在碧桃專類園種常綠與落葉的比為1:3,喬木與花灌木的比為1:1。早春、碧桃開花時以常綠樹為背景,彌補了景區(qū)花量大、常綠量不足的缺點,而在其他季節(jié),花灌木相繼開花,延長了花期存在的時間,豐富了植物景觀,使人們在不同季節(jié)欣賞到不同的景色。
 
(三)圍合空間的合理利用
 
植物圍合空間可分為開放性(視線通透)、半開放性空間(有開闊視野、有封閉視線)、冠下空間(樹冠郁閉后的樹下空間)、封閉性空間(四周全被遮擋)、豎向空間(視線向上)等幾種形式。不同的地形,不同的組團綠地選用不同的空間圍合。如街道、人行道兩邊及城市廣場四周,可用封閉性空間,與外界的嘈雜聲、灰塵等環(huán)境隔離,鬧中取靜,形成一個寧靜和諧的活動游憩場所。
 
(四)林緣線和林冠線處理要有變化、有韻律
 
林緣線是樹冠垂直投影在平面上的線,林冠線是樹冠與天空交接的線。進行植物造景時應充分考慮到樹木的立體感和樹形輪廓,通過里外錯落的種植,及對曲折起伏的地形的合理應用,使林緣線、林冠線有高低起伏的變化韻律,形成景觀的韻律美。幾種高矮不同的喬灌草,成塊或斷斷續(xù)續(xù)的穿插組合,前后栽種,互為背景,互相襯托,半隱半現(xiàn),既加大了景深,又豐富了景觀在體量線條、色彩上的搭配形式。
 
(五)應用透視變形幾何視錯覺原理進行植物造景
 
人們對于景觀的最直接感受便是通過視覺來獲得的,設計者引導有人視線成功與否決定了景觀的優(yōu)劣。視線通透遠近等視線效果的方式主要靠對植物材料的選擇,喬木、灌木、花草等不同的樹種起到了不同的視覺效果。這就要求我們在植物造景時,認真去了解和掌握更多的表現(xiàn)形式,如透視變形、幾何、視錯覺等,創(chuàng)造出適時、適地、有韻律的植物景觀,以滿足觀賞者的視覺審美要求。(南京立體綠化墻

友情鏈接:江蘇省住房和城鄉(xiāng)建設廳 | 南京市園林局 | 南京市園林工程管理處

版權所有:南京微綠園林工程有限公司 蘇ICP備15053692號 | 咨詢熱線:13382038796 | 技術支持:南京新易維軟件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