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系保濕或蘸泥漿,減少根系直接暴漏在對流強烈的空氣中,這對于保持根系的活力有明顯作用,特別是遠距離運輸情況下更是有明顯作用。
2. 植樹完畢及時澆透定根水
這是最常見的補水措施,澆透水使根系和土壤充分接觸至關重要。
3. 合理進行后期根系補水
根系澆水是把雙刃劍,是最容易出問題的補水措施。澆水次數(shù)過少,不能滿足根系對水分的吸收。澆水多容易造成兩個不利情況:一是降低了地溫,不利于根系生長;二是降低了其中的氧氣量,甚至造成缺氧漚根。
■ 根系澆水的判斷方法:根系主要分布區(qū)取土樣,手握成團落地不散,土壤含水量過高,需要排水和打孔透氣;手握成團落地即散,土壤含水量剛好;手握不成團,土壤含水量過少,需要及時澆水。
■ 水分代謝失去平衡的常見表現(xiàn):回芽、不發(fā)芽、葉而不展、葉片小、葉量少、干葉、干枝、葉片邊沿干焦或斑點病嚴重等等。
① 要進行科學的根系補水;
② 增大樹穴,有利于改善根際土壤、增加土壤透氣性、有利于排灌水;
③ 采用淺栽高培土的植樹措施;
④ 采用滲水管透氣技術(shù);
⑤ 對樹體進行合理固定。
這些措施,都是圍繞著讓根系獲得更好的氧氣供應和提高地溫,這兩個有利于根系生長的重要條件而進行的。